创新脉动 奔赴黔程!纳晴高速品质工程建设纪实

信息来源 :  纳晴公司 作者 : 中国交通报 发布时间 :  180次阅读

峡谷飞瀑如练,峰林磅礴千里。翻越崇山峻岭,跋涉深谷险溪,桥梁越过重重沟壑,隧道穿过层层险岫。

一往无前的公路建设者们,用初心同自然对话,以匠心叩响山石,着力在这青山绿水间,修建一条内优外美、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经济合理、社会满意的高品质国高项目。

贵州交建集团投资建设的纳雍至晴隆高速公路(简称纳晴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横线G76(厦门至成都)的联络线,也是G7612纳雍至兴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串联了杭瑞、厦蓉和沪昆等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全长160余公里,桥隧比高达69.46%。

其建设不仅能加强贵州省西部地区南北向的交通联系,形成贵州与相邻的四川、广西联系的快速通道,有利于贵州省6纵大通道的贯通,还将成为四川、重庆等地经贵州至云南、广西的一条快捷通道。

新寨河枢纽互通.jpg

新寨河枢纽互通

*建赋能项目建设

行走在纳晴高速公路建设战线上,品质工程和品牌*建桴鼓相应、同频共振,一面面旗帜高高飘扬在高速公路项目沿线,凝聚着*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这里堪称世界锥状喀斯特地质地貌典型代表,可见峰林、石林、峡谷、湖泊、瀑布、地缝、洞穴、天坑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大大提高了高速公路建设难度,给工程建设带来了超乎寻常的技术挑战。

584E41280BB4C57014F2888629C20E72.png

乌蒙山大桥

贵州交建集团所属纳晴公司直面各项挑战,将*支部建在项目上,*旗插在工地上,身份亮在岗位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定好高品质国高目标、管好7支队伍、守好6条底线、筑好1条创新路、抓好2类服务”为目标,在工程建设中倾力打造“交建先锋·五好纳晴匠心路”*建品牌,为纳晴高速公路建设开启新篇章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我们围绕创新发展这一主题,用*支部‘一根针’串起了安全生产、投融资、工程质量、生态环保、意识形态、*风廉*建设等‘多条线’,使*建工作与项目建设融合发展,共同成长。”贵州交建集团所属纳晴公司*支部*、董事长谢方臣介绍。

下坝隧道是工程建设的重难点之一,穿越3个地下暗河区,隧址区岩溶发育,地质情况多变,突泥、涌水在隧道建设过程中频繁出现,贵州交建集团所属公路集团纳晴高速T9标项目部以*员干部为首,成立科研小组,采用超前地质预报、红外探水、超前钻孔、加深炮孔等方式,开展前期调查、后期分析,保障施工安全及进度。

中营互通.jpg

中营互通

*员冲锋在前破瓶颈、解难题,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把*建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凝聚起巨大精神力量。在此基础上,纳晴公司按照“传递特色优势、培育*建品牌、促进项目发展”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与各参建单位的工作机制,“4S动力站”“五融实好 匠心连桥”“3+3*建共同体”等一批*建品牌应运而生,让*组织更加充满活力,*员更富有战斗力。

贵州交建集团所属公路集团纳晴T15标结合项目部自身实际,将支部建在“生产链”上,联合项目驻地的杨寨村、双龙村、文毕村*支部共同开展*建共建,引领项目生产,助力乡村振兴;将支部建在“管理链”上,联合纳晴公司、纳晴总监办、纳晴T16标、六安T2标*支部结对联建,取长补短,合力解决*建、中心工作中的实际难题;将支部建在“供应链”上,联合贵州交建集团所属公路集团第5*支部以及贵州交投商贸物流有限公司、贵州钢绳缆索公司、中铁三桥惠水基地*支部共建共商,着力解决材料供应、钢结构加工质量及供应等实际问题。将“支部建在‘链’上”的支部特色,为百年工程耐久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更为纳晴高速公路创新发展定下主基调。

技术叠加追求最佳

时间在路上堆垒、叠加,匠心在坚守中积淀、发酵,牂牁江水奔流不息,创新发展不止。

纳晴公司围绕六枝大桥、乌蒙山大桥、牂牁江大桥、白水河大桥等重大控制性工程,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BIM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室”“焊接工作室”“钢结构工作室”等,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工程高质量发展。

六枝大桥.JPG

六枝大桥

云雾缭绕中,4座近200米高的主桥墩宛若擎天巨柱,巍然矗立,它们将支撑起3个320米的主跨。

六枝大桥的主桥墩高度、单跨跨径、主桥长度3项指标,目前在同类型空腹式连续刚构梁桥中排名世界第一,主桥采用的五跨预应力混凝土空腹式连续刚构梁结构形式,在国内外属首次应用。

五跨预应力混凝土空腹式连续刚构梁结构,空腹区由上弦箱梁与下弦箱拱组成。“实现拱箱与曲箱在200多米高空的精准对接,是大桥控制性工程的核心,更是目前工程面临的重大难题。”贵州交建集团所属路桥集团T10标总工程师周国云介绍。

追求品质,就是破解难题,寻求最佳解答的过程。

空腹区上下弦分别采用了类似斜拉桥和拱桥的扣挂悬浇施工工艺,由于施工涉及挂篮重组、外包钢板安装、隔板施工、梁段高等难题,工艺之复杂、施工难度之大、控制精准度之高都难以想象,且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

纳晴T10标项目部通过精心组织施工方案,做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严格按照《六枝大桥上构专项施工方案》开展技术交底,确保管理人员、施工人员都对生产流程了然于心。但对世界首例而言,这些仅是基础。

如果说工序流程的把控,是纳晴T10标破解难题的重要手段,那么工艺工法的创新,则是缔造品质的一把“利器”。

纳晴T10标项目部创新了可循环使用的折叠伸缩式三角托架、空腹区下弦箱梁起步段劲性骨架施工工艺、空腹区上下弦斜拉双扣挂施工工艺等新工法、新工艺,通过技术创新,不断优化设计,在空腹区施工中先后克服了上弦挂篮预压问题、下弦劲性骨架安装问题、临时扣塔安装问题、下弦挂篮主桁拆除问题等诸多难点、痛点问题,保障了首个空腹区交会段顺利完成浇筑。

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品质工程建设增添智慧的案例,同样在乌蒙山大桥建设中上演。

乌蒙山大桥跨越阿志河谷及两侧斜坡,主桥结构为270米上承式钢桁腹杆—混凝土组合拱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首座大跨度装配化钢桁腹杆—混凝土组合拱桥。

伴随着该桥的建设,将形成山区大跨度钢桁腹杆—混凝土组合拱桥的施工技术体系,丰富200米至400米跨径的桥梁结构类型。“该结构是在劲性骨架外包混凝土拱的基础上,采用钢腹杆替代混凝土腹板,可使主拱圈自重减少约30%,拱座工程量减少约三分之一。”贵州交建集团所属公路集团T12标项目经理陈磊介绍。

为配合该桥型的建设,项目建设团队在大桥主拱圈施工时,创新研发了大节段拱肋预制拼装技术和大吨位无塔架可横移式缆索吊装系统,即首先预制大节段拱肋,采用缆索吊装、斜拉悬臂扣挂的方法合龙拱肋。

在创新技术的加持下,项目依托智能监控系统,强化吊装过程监测,确保各节段吊装线形精度,并优化钢结构拼装工艺,解决法兰盘匹配精度高、匹配难度大等工程技术难点,目前已实现右幅主拱圈顺利合龙。

这一步步前行,是纳晴公司以创新为钥的最好见证。

这一点一滴的叠加,也正是一条优质耐久、品质至上之路雏形渐显的内在需求。

智慧加持优化管理

特大型桥隧工程规模宏大,对工程质量和工期控制提出了极大挑战,也对自动化、智能化制造提出了更高要求。

034CD4777238E026A4217BC0FC383B11.jpg

白水河大桥

白水河大桥主桥采用跨径340米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变截面桁架拱桥,全桥共设计58个吊装节段,在百米高空中完成拼装,而误差要保持在毫米级,这些都是高难度挑战。

项目应用精准吊装蜗速控制技术,在吊装过程中,能自由设置微动控制的距离,塔吊司机每操作一次手柄,吊载就能以毫米级距离运行,使慢就位更平稳,吊装作业更精准,最大限度满足大桥施工高精度定位需求。

“紧紧围绕智慧工地建设的目标,白水河大桥采用基于BIM技术的一体化应用思路,以BIM技术的可视化、参数化、可模拟、可协调特性,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等技术,实现工程项目从设计到后期维护的全套数字化管理和模拟优化。”贵州交建集团所属路桥集团T5标项目经理左卿介绍。

在纳晴高速T15标项目部,伴随着该标段负责人赵明富的手指轻点,牂牁江大桥的3D画面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想知道项目进展到哪一步了,以前需要询问好几个工作人员才能知晓,现在只需要一键点击,随时都可以看到工程的实时进展状况。”

640.jpg

牂牁江大桥

牂牁江大桥全长1849米,主跨1080米,是一座双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建设过程中,项目采用先进的在线BIM技术与工程动静态数据结合,为工程管理提供全面支持优化解决方案。

“平台的使用可以实现生产全过程可监控、可追溯、实时共享、自动分析的信息化管理。”赵明富说。数字大屏、BIM驾驶舱、工程进度、文档中心、全景漫游和后台管理等多个板块,呈现出项目简介、生产施工动画、施工进度等关键信息,为用户提供直观、全面的数据可视化体验。

新技术、新平台的应用给项目建设插上“智慧的翅膀”。

在下坝隧道,为保证建设安全,项目积极建立隧道智能管理系统,将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实时上传平台,发现超限立即报警,项目隧道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对于隧道项目的建设进度,系统会以百分比的形式进行数据量化,让人一目了然。一屏之间让分散的项目数据资源实现联通共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确保了项目顺利推进。

信息化时代,轻触屏幕,项目工程实时进展清晰掌握;工作人员在线实时互动,项目难题加速解决……通过积极探索智慧工地管理,纳晴高速公路不断破译工程建设的管理密码。



持之以恒 “钻”透一切困难

(贵州交建集团所属纳晴公司*支部*、董事长 谢方臣)

“只要工作需要,我随时准备出发。”朴实的话语,坚定的选择始终为他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他就是贵州交建集团所属纳晴公司*支部*、董事长谢方臣。

发表20余篇专业技术论文,参与发明10余项实用型专利,曾荣获贵州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八届青年科技奖,参与12条高速公路工程建设……30年来,谢方臣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孜孜求索。

贵遵公路、贵新公路、贵毕公路、崇遵公路、镇胜公路、广梧高速公路、韶赣高速公路、三独高速公路、纳晴高速公路……从西南山区到八桂大地,从赣江江畔到湘江两岸,一条条公路从无到有。他从青春年华到青丝渐白,长期奋战一线,攻克多项公路工程关键技术。

“工程之宏大、复杂、艰巨,即使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也略显不足,我唯有边学边干,才能不负重托。”谈到纳晴高速公路的建设,谢方臣话语谦逊。但在路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他最不怕的就是困难,越是遇到困难,他越要“钻”透一切困难。

“只有亲眼看,用脚踩,工程情况才能了然于胸,决策才能更加科学。”头戴安全帽,身着冲锋衣,冒着酷暑严寒,攀爬高山峭壁,在谢方臣的带领下,六枝大桥、乌蒙山大桥、牂牁江大桥、白水河大桥等一座座桥梁工程攻克世界性难题,下坝隧道、珙桐隧道实现了绿色“生长”。

谢方臣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路是人走出来的,只有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才能成功。”而他也用踏实、奋进不断践行,在工程建设中推陈出新,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施工工艺。

面对新形势下的高速公路建设新要求,谢方臣更加注重理论学习,积极参加专业技术培训、钻研业务,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于公路桥梁工程实践中。

他的坚持和言行合一也影响着很多纳晴高速公路建设者,带动更多人踔厉奋发、持续创新,为纳晴高速公路高品质建设添砖加瓦。


扎实苦干 奉献无悔青春

(贵州交建集团所属公路集团纳晴T15标项目负责人 赵明富)

架桥铺路历来是艰苦的工作,风吹日晒,寒来暑往。他十年如一日,以对本职工作和企业的热爱之情,在施工一线工作岗位上拼搏着、奉献着。

他就是贵州交建集团所属公路集团纳晴T15标项目负责人赵明富。

赵明富怀着一腔热爱来到牂牁江大桥。但架设一座千米级悬索桥,不仅需要各工序紧密组织,更要求在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方面有所突破,对他而言这是巨大的挑战。

赵明富与项目团队充分发挥贵州交建人的智慧与勇气,积极探索大直径孔深灌注桩基超流态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工艺、大跨钢梁无导梁连续顶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U肋双面焊接应用技术等,创新性采用2米×4米大跨径特制贝雷片支架系统、高强度镀锌铝稀土合金密封钢丝绳吊索、锌铝稀土合金镀层主缆等……20余项“四新”技术及微创新的运用,为牂牁江大桥打造了一张张亮丽的名片,注入强大的科技力量。

对事业献出了一个诚字,对同事付出了一个爱字,对自己定出了一个严字。

赵明富一直恪守的工作准则是——扎实苦干树形象,率先垂范作榜样。一直以来,他用辛勤的汗水、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默默奉献着,用朴实无华的行动在人生之路上书写着自己无悔的青春故事。

他深知,进步无止境,如今他正立足自己的岗位,继续挑战新高度。


敢为人先 勇攀技术高峰

(贵州交建集团所属公路集团纳晴T12标项目常务副总工程师 宗卫)

一江清水,两岸青山。一道身影,日复一日,来回穿梭。

这道身影正是贵州交建集团所属公路集团纳晴T12标项目常务副总工程师宗卫。

两年多来,他坚守一线,以山为室、以路为家,在基层一线勇担当,于乌蒙山区建高桥。

带头值班值守是宗卫的常态,自参建纳晴高速公路以来,他深入施工现场,把握实际施工条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保安全、保质量、保生产的基础上,带领项目技术团队攻坚克难、敢于创新,结合乌蒙山大桥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及特殊的桥梁结构形式,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以乌蒙山大桥为工程依托,积极开展一系列的科研创优工作。

“一条高速、一个标段、一座大桥不是依靠个人力量就可以建成的。”对此,他深有感触。

他始终发挥共产*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周边同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以传、帮、带的形式,建起一支优秀的技术人才队伍,并发挥团队的最大力量。

他始终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项目*支部的领导下,弘扬交建公路人“敢为人先、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精诚致远”的精神,带领项目技术团队全面做好各项技术创新工作,为贵州交通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刘玥大战3外交视频dly101高清老司机专车3bmm分享致死网2022红杏最新网络域名链接链接链接链接